抖音腦|短片上癮小一資優生專注力僅5分鐘 專家警告「抖音腦」3大後果

兒童健康

撰文: 林愛娜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5 17:14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9 23:07

分享:

分享:

抖音式短片上癮睇壞腦,小一資優生專注力僅5分鐘。

近年TIKTOK、抖音、facebook、IG等社交平台都流行短片,這些不到1分鐘的影片容易造成使用者成癮,令大腦變笨。小朋友難有自制能力,最近還有研究發現,短片或會令人上癮出現「抖音腦」(TikTok Brain),專家警告長期沉迷抖音式短片,會損害專注力、記憶力及執行力。

台灣職能治療師黃暐恬近日在電視節目《醫師好辣》中分享,近年抖音式短片盛行,快速連續播放及情境切換,這對孩子有一定殺傷力。成人在休閒時間睇短片,令大腦得到偷懶的機會,其實孩子看短片時,同樣會令大腦偷懶。

短片的強度很強,因為要譁眾取寵,容易抓住孩子的專注力。

最新影片:

黃暐恬在節目中透露,曾有一名小一學生,原本天資聰穎,小三的功課都難不到他,但他卻永遠做不完功課,上課也坐不定,被家長帶來評估。黃暐恬發現,孩子只要有一點聲音都會容易分心,像是開冷氣、外面電梯發出的聲音都會令他左望右望,原本他的年紀,專注力應可維持20分鐘,但他只能維持5分鐘,最終發現原凶就是他很喜歡看抖音式短片。

兒童專注力公式

她續說,一般計算孩子的持續性專注力的「公式」,是孩童年齡乘3等於分鐘數,例如孩子3歲,乘以3,就是9分鐘,5歲就最少可以15分鐘,惟短片只有短短1分鐘或少於1分鐘,遠少於該年齡孩童需有的專注力長度,使其難以維持專注力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14
+13

抖音式短片損害專注力

若孩子習慣看短片,再要他們溫習看課本,就難以維持專注力,因書本強度很弱,他們很容易受到環境中「強度更強」的事物影響,選擇性專注力也會減弱,變得很難對抗干擾、很容易分心。

難以理解複雜思想

另外,看長影片時,受眾需要自行擷取當中的重點,但1分鐘短片完全不需要,因短片會將複雜的思想,簡化成最簡單的重點,導致理解更加膚淺,這會影響孩子閱讀文章的能力,令學業成績下滑。

專家建議控制觀看時間

若想減少短片對小朋友的影響,黃暐恬建議,家長應控制3至4歲小朋友每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少於30分鐘,即使再大一點的孩子,最多只能在周末增加30分鐘至1小時,同時要留意他們觀看的內容,因很多內容未必適合小朋友。

她亦提醒,家長應盡量避免讓孩子觀看1分鐘短片,若非得要看,也要控制在5至10分鐘內,並嘗試訓練他們自制,一旦發現孩子偷看,可以減少每日或每月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作為懲罰。

不同年紀的兒童專注力時間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